铜价涨到8万+!这次涨价和以前有何不同???

时间:2025年10月09日 13:48:44 中财网
  这个国庆,铜价彻底“火”出了圈。

  国庆中秋双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,沪铜(78500, -860.00, -1.08%)期货直接冲上83820元/吨;海外LME铜价假期里连涨三天,累计涨超3%。

  为什么这次涨得这么凶?

  不是需求爆了,是“源头”没货了。

  上涨本质是供应危机定价。印尼Grasberg铜矿不可抗力事件持续发酵,叠加智利减产,全球铜精矿供应缺口扩大。

  这就像做饭没了米,中游的冶炼厂也跟着犯难:加工费越赚越少,甚至倒贴钱,部分工厂10月打算停工检修,市场上的铜自然就少了。

  节后铜价大概率接着涨,但涨太高可能“吓退”买家市场。长远看,搞基建、新能源,铜的需求还在,四季度估计维持高位震荡。

  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,9月长江现货1#铜月度均价报80775元/吨,较8月均价(79090元/吨)上涨2.11%,同比2024年9月(74800元/吨)涨幅达7.99%,9月30日现货铜价迎来单日冲刺——长江现货1#铜报83140元/吨,较前一交易日大涨760元,刷新阶段高点,为节后行情埋下强势伏笔。

  回顾21世纪以来铜价周期,2003-2007年(城镇化加速)、2009-2010年(财政刺激)、2020-2022年(疫情出口提振)三轮上涨均以需求端强扩张为核心逻辑。

  此轮上涨呈现显著差异:
  阶段特征:首阶段由新能源转型催生的消费增量驱动(光伏/电动车用铜需求);次阶段转向供应刚性约束(铜矿干扰频发)与投资需求(滞胀预期下CTA资金配置)主导,区别于传统“消费拉涨”模式。

  驱动内核:叠加“海外通胀韧性”(资源品溢价)与“国内政策托底”(稳增长/绿色转型)的双重支撑,价格逻辑从单一需求因子扩展为“供应-金融-政策”多元共振。

  此外,铜箔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分化。一方面,6μm及以下极薄锂电铜箔与AI用特种铜箔因供不应求而价格走强;另一方面,行业竞争已从产能规模转向技术壁垒的比拼。

  一、 行情纵览:高端产品领涨,供需格局凸显结构性机遇
  市场呈现“高端紧缺、普通平稳”的鲜明特征。其核心驱动力来自于三方面:
  ? 需求端:新能源车“金九银十”旺季与全球储能需求持续旺盛,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,推动极薄铜箔(4.5-6μm)需求暴涨。同时,AI算力基建对HVLP(超低轮廓)铜箔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。

  ? 供给端:高端产能技术壁垒高,有效供给释放不足,导致4.5-6μm锂电铜箔及特种铜箔出现结构性缺口。

  ? 成本端:上游电解铜价格维持高位,叠加部分地区阶梯电价政策,对加工费形成支撑。

  在此行情下,能否稳定量产高端产品,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。

  二、 趋势前瞻:产业分化加速,创新驱动成唯一共识
  未来,行业发展趋势大致已明:
  ? 短期看:高端铜箔,特别是应用于AI服务器与固态电池的差异化产品,供需紧张局面仍将持续,价格具备上涨动能。

  ? 长期看:行业竞争门槛已大幅抬高,未来将是技术研发、量产稳定性与客户绑定深度的综合较量。

  铜箔行业的“黄金(582, 8.80, 1.54%)时代”,属于先行者。当产能过剩的迷雾散去,真正屹立潮头的,必是手握高端制造“密钥”的新质生产力代表。

  重点来了!

  2025年10月15-17日,将在甘肃金昌市举办“镍铜钴新材料参观考察暨产业供需对接活动”,由长江有色金属网主办,集结镍铜钴新材料、储能材料、电池材料、粉体材料、电气电工、供应链、股权投资及市场调研等企业代表,实地走访全球最大镍钴基地。
  .....
各版头条